
终止妊娠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,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术前的科学评估体系。医生并非简单执行操作,而是通过多维度医学指标判断患者的生理状态是否具备手术耐受性,以及选择何种手术方式最为适宜。这套评估机制如同精密的医疗导航系统,为手术路径规划提供关键依据。
1. 宫内妊娠确认
• B超的核心作用:作为不可或缺的评估手段,阴道B超需明确显示孕囊位于宫腔内,排除宫外孕风险。孕囊直径需≥1cm(约孕5周),过小易导致漏吸,过大(>10周)则需调整手术方案。
• 胚胎活性验证:通过血HCG定量检测(比尿检更精准)结合B超胎心搏动,排除胚胎停育。
2. 时间窗口的科学把控
• 理想区间:孕6-10周为手术黄金期,此时孕囊大小适中,子宫壁厚度利于操作。
• 特殊孕周处理:超过10周可能需钳刮术,14周以上需引产,不同阶段对应不同风险预案。
1. 炎症感染的先决控制
• 白带常规检测:排查霉菌、滴虫、细菌性阴道炎。阳性者需先抗炎治疗3-5天,否则术中病原体上行可致盆腔炎、输卵管粘连。
• 宫颈状态评估:急性宫颈炎需治疗后再手术,降低宫腔感染风险。
2. 子宫环境的特殊考量
• 剖宫产史患者:需B超明确孕囊与瘢痕位置关系,防范子宫穿孔。
• 子宫畸形患者:如双角子宫需个性化设计手术路径,必要时在超声引导下操作。
1. 血液系统双重防线
• 血常规:血红蛋白<110g/L提示贫血,需术前纠正以防术中缺氧。
• 凝血四项:异常者如血小板减少症患者,需备血或调整麻醉方案。
2. 心肝肾核心机能检测
• 心电图筛查:尤其无痛人流需评估心脏对麻醉药的耐受性,严重心律失常者禁用静脉麻醉。
• 肝肾功能:代谢麻醉药物的关键器官异常时需调整用药剂量。
3. 传染病防护体系
• 强制检查乙肝、梅毒、HIV等,阳性患者启用专用手术室及器械,阻断交叉感染。
以下情况严禁常规人流手术:
• 急性感染期:包括生殖道感染、肺炎、尿路感染等
• 严重全身疾病:未控制的心衰、肝肾功能衰竭
• 体温异常:术前两次体温>37.5℃提示潜在感染灶
• 凝血障碍性疾病:如血友病需血液科协同处理
• 知情同意伦理:医生需确认患者自主决策,排除胁迫可能,未成年者需监护人签署。
• 焦虑管理:过度紧张可能诱发"人流综合征"(术中心动过缓、血压骤降),必要时予心理干预。
这套评估体系本质是风险控制工程——通过8-10项针对性检查,将并发症概率降至最低。它既保障当下手术安全,更关乎未来生育力保存。正如医疗共识所示:每一次规范的术前评估,都是对生命的双重守护。
上一篇:人流后如何科学安排休息与活动
医院介绍

热点关注